2011年7月27日星期三

英吉利里中华公学

英吉利里镇,舊稱上梯頭,位處斯里阿曼內陸,瀕臨峇當魯巴河畔。百多年前,華裔先輩早已涉足英吉利里,開荒拓地,營商創業。後來荷屬印尼三發地區發生戰亂,大批華裔礦工逃難而遷移該镇馬鹿地區定居,設立第十五分公司,從事開採金礦後,從中國沿海廣東一帶南来本镇谋生者,亦日越众多。

自古以来,不管在哪个国家、哪个地方、哪个种族,教育对人们来说都占有很重要的位置。教育不止可传递无限的知识,亦能传承各族的文化予下一代。而随着人口的增加及當地先辈对教育文化传统非常重视,他们于是自办方言学塾来教育子弟。当年座落在該镇周围的各大园区,皆设有八大区私塾学堂,而这些学堂全部采用“客家话”教授。三十年代,由于农产失收,生计难以维持先后解散关闭。

见证英吉利里华小成长的校舍。

约在1926年间,該镇农商处在鼎盛时期,市场繁荣、人口众多,而适龄的儿童也相应增加,创办镇内学校以提供母语,是刻不容缓的。于是,有识之先贤前辈便共同发起创办学校,筹建校舍,建造校舍期间,曾发生校舍倒塌事件,但在先贤前辈们的不辞劳苦与同心协力之下,经过几许波折艰辛,始于翌年完竣,耗资共约7千馀元余越币。

新校舍大门前建有门亭,盐瓦屋顶,前半部为木板墙壁,而校舍后半部整座則为锌片建成,并正式定名为“中华学校”。初创时期,学生只有30名,分两班,教学媒介语采用“客家话”。翌年改为“普通话”,即现今的华语。

1942年,日本煌军南侵,砂拉越沦陷,本校被迫关闭。次年,日军政府曾委派華裔張會言先生教授中、日文。

学生宿舍、厨房、小商店及教员宿舍。

1944年,由于当地民众反抗日军统治,校舍不幸在战乱中被大火烧毁。所幸之事是校舍后半部之锌片屋舍能保存无恙。

1945年光复后,先贤前辈曾借租店屋及火患后幸存的原校“锌片屋”为课室及办公室之用。由于两者过于分散,而严重影响校务的管理与发展,所以重建永久性新校舍是十分迫切。基于这种共识,先贤前辈便毅然发起第二次筹建新校舍大计,并组队向本、外坡各热心华教人士劝捐外,当时尚鸠收各种“土产捐”“载费捐”等以相应重建校舍之举。

1951年,新校舍落成。当年在职校长及职员4位,学生人数约147名,分6班,是年学校易名为“中华公学”。

1951年第2次建筑校舍。

50年代重建的校舍,在经历40年风吹雨打,已桁樑腐蛀、瓦残墙缺,让学生有诸多不便之处。然而,苦于经费拮据,便诸多考虑。为了解决学校经费难题,中华公学的全体师生倡议举办小型义卖会。后来,得到校董与本、外地热心人力鼎相助,共筹得5万馀元。

199010月,三層樓巍峨堂皇新校舍,終於如期竣工厥成。

英吉利里中華公學乃魯勃安都縣內唯一的華曉。現今共大約有300名學生在該校就讀,而非華裔生則占82位。

1991年第3次建筑新校舍。

該校創于1926年間,經歷了漫長的59年的各個歷史階段,從建校、燒毀、復辦、重建、擴建,可謂歷經滄桑。但也說明了一個事實,爲了改善與讓華裔文化的根得以延續生存與茁壯,當地先賢前輩們依然攜手胼脈維護母語教育。


本固鲁柯速荣表示英中公是由當地華社共同創立。

今年刚上任为英吉利里中华公学的校董会主席英吉利里社区领袖本固鲁柯速荣表示,他是该校的校友。他是该校1956年时期的一年级新生。

他透露,那个年代的课室是以亚答及铁片建成的木屋。当时的学校是由当地的华社一砖一瓦创立的,是一所私办学校,所以面临很大的困难, 如缺少津贴、经费等等。该校靠民众乐捐及每个月当地商家给予的捐款,作为教师薪金及学校开销。

他说,早期的英吉利里中华公学并没有友族学生,直到七八十年代,政府规定每班须有足够的学生人数才可开班,再将上当时的教育制度的影响下,友族同胞才正式进入该华小就读。而这个年代的学生人数维持在3百名学生左右。目前,因华人口逐渐流失;再加上友族同胞为了要掌握三语,该校在近期今年的友族学生人数上升,占了总数的约百分之三十。

他还透露,目前校方及校董会计划建一座室内体育馆,目前正筹备建造经费。

彭坚解釋當年學校的建築位置。

另一名受访者彭坚也是该校的学生,并曾经在该校担任临教,更有幸参与英中公扩建计划。他表示,扩建计划是当地华社的意愿,并在政府的资助及华社的捐款下,完成该校新教学楼建造工程。

建新教学楼期间,为了不影响教学进度,校方建了几间暂时性的茅屋作为教室,并保留其中一栋旧教学楼。

而目前该校的篮球场则是当年(80年代),由华社出钱出力及校方的合作下完成。彭坚透露,由于经费有限,当年在该校任职临教的他,与其他教师及本地华社居民,利用课余时间,挑水、担土、铺水泥,分工合作,把篮球场建好。

该校的篮球场则是当年(80年代),由华社出钱出力及校方的合作下完成。

郑亦惠、李佩芝/报导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